技術(shù)文章
印刷的調(diào)色原理
閱讀:3665 發(fā)布時間:2013-4-30印刷的調(diào)色原理
大家都知道彩色印刷品不同于單色印刷品的地方就在于顏色再現(xiàn)。原稿上的顏色是通過光和色彩之間的關(guān)系,被再現(xiàn)在印張上的。
一、顏色分類和特征
色來源于光,光又伴隨著色,色與光有著密切的關(guān)系。
?。ㄒ唬┥馊蜕饧由?/span>
讓一束太陽光射進暗室,通過狹縫照射到三棱鏡上,透過三棱鏡,再投射到白色的屏幕上,便顯示出一條由紅、橙、黃、綠、青、藍、紫組成的光帶,這條光帶叫做光譜。如果三棱鏡對白光的色散不充分,可以發(fā)現(xiàn)紅、綠、藍三種色光各占光譜的1/3。假若做一系列的色光合成實驗,發(fā)現(xiàn)選擇"適當(dāng)"的紅、綠和藍色光進行組合,可以模擬出自然界的各種顏色,故稱紅、綠和藍色光為色光的三原色。為了統(tǒng)一色度方面的數(shù)據(jù),1931年照明委員會規(guī)定,紅、綠、藍三原色光的波長分別為:700.2nm,546.1nm,534.8nm(1nm=1×10-7cm)。
若將三原色光,每兩種或三種相加,可以得到下面的色光。
紅(R)+綠(G)=黃(Y)
紅(R)+藍(B)=品紅(M)
藍(B)+綠(G)=青(C)
紅(R)+綠(G)+藍(B)=白(W)
以上公式表明,色光的相加(混合)所獲得的新色光其亮度增加,故稱色光的混合為加色法。改變?nèi)庵腥我鈨煞N或三種色光的混合比例,可以得到各種不同顏色的色光。光是作用于人眼并引起明亮視覺的電磁輻射,具有能量,色光混合的數(shù)量愈多,光能量和值愈大,形成的色光愈明亮。
如果把紅、綠、藍三原色光,分別和青、品紅、黃三種色光等量相混合,可以得到白光,即
紅光+青光=白光
綠光+品紅光=白光
藍光+黃光=白光
當(dāng)兩種色光相加,得到白光時,這兩種色光互為補色光。因此,紅光與青光互為補色光,綠光與品紅光互為補色光,藍光與黃光互為補色光。
?。ǘ┥先蜕蠝p色法
若將黃、品紅、青三種色料,每兩種以"適當(dāng)"的比例混合,又可以得到色光三原色的顏色,即
黃+品紅=紅
黃+青=綠
品紅+青=藍
品紅+青+黃=黑(K)
改變黃、品紅、青三種色料的混合比例,因選擇性地吸收和反射色光,便可以獲得各種不同的顏色。然而任意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顏色相混,勻不能獲得黃、品紅、青,故色料的三原色是黃、品紅和青。
從色光補色的關(guān)系可知,色料三原色呈現(xiàn)的色相是從白光中,減去某種單色光,得到的另一種色光的效果。從白光中分別減掉(吸收)光的三原色紅光、綠光、藍光,便得到了被減色光的補色光青、品紅、黃故把黃稱為減藍、品紅稱為減綠、青稱為減紅,即黃、品紅、青也可以叫做三減色。
色料的相加(混合)所獲得的顏色其明度降低,故稱色料的混合為減色法。
色料減色法的呈色原理也可以用下面的式子來表達。
Y+M=W-B-G=R
Y+C=W-B-R=G
C+M=W-R-G=B
Y+M+C=W-B-G-R=k(黑)
黃、品紅、青三種色料混合在一起,藍光、綠光、品紅光分別被黃、品紅、青色料吸收故呈現(xiàn)出黑色。
從彩圖2中看到,黃色料和藍色料相混合得到黑色,品紅色料與綠色料相混合得到黑,色青色料與紅色料相混合也得到黑色。凡是某種色料與另一種色料相混合呈現(xiàn)黑色時,這兩種色料互為補色料。所以,黃色與藍色互為色料補色、品紅色與綠色互為色料補色,青色與紅色與色料補色。色料補色混合后呈現(xiàn)黑色,色光補色混合后呈現(xiàn)白光,兩者恰好相反,但是,光的三原色的補色色料的三原色,色料三原色的補色又是光的三原色,因此,光與色之間存在著相互的,這種已經(jīng)被人們巧妙的應(yīng)用在彩色原稿的顏色分解之中。
?。ㄈ┓遣噬?/span>
顏色分為非彩色和彩色兩大類。非彩色就是黑、白以及從黑暗到zui亮的各種灰色,它們可以排列成一個系列,稱為黑、白系列,該系列中由黑到白的變化可以用一條灰色帶表示,一端是純黑,另一端是純白。物質(zhì)將可見光全部反射,反射率等于100%為純白;物質(zhì)將可見光全部吸收,反射率等于0%為純黑。實際生活中沒有純白和純黑的物質(zhì),氧鎂的只能近似純白,黑絨接近純黑。
黑白系列的非彩色只能反映物質(zhì)的光反射率變化,在視覺上的感覺是明亮的變化。
當(dāng)印刷品的表面對可見光譜所有波長的輻射的反射率都在80%~90%以上時,視覺上的感覺便是白色。若反射率均在4%以下則是黑色。白色、黑色和灰色物體對光譜各波長的反射沒有選擇性,稱它們?yōu)橹行蕴厣?/span>
華南機械主營生產(chǎn):UV光固機、UV固化機、鐳射轉(zhuǎn)移機、PS版烤版機、雙面除粉機等印刷后道加工設(shè)備。
歡迎與廣大業(yè)內(nèi)同仁共同交流研究印刷新工藝,可登陸:了解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