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舉辦書店論壇是在廣州方所書店,那一次我談的是書店同我的關系,介紹了從初我創(chuàng)辦家小書店,到誠品書店、方所書店以及雅昌藝術中心。
在去年的論壇上,我談到書店在未來的幾種發(fā)展趨勢。一是大型連鎖書店將發(fā)展成生活形態(tài)商店,比如誠品書店以及日本的蔦屋書店。二是類似方所、無印良品等帶有一定追求的體現(xiàn)東方美學生活態(tài)度的品牌將會發(fā)展成為一種趨勢。三是書店有可能在未來會形成一種另類的圖書館,如雅昌藝術中心,或者韓國現(xiàn)代美術館。四是城市里的獨立書店,如德國的“讀我了嗎”書店、英國的月巷故事書店,不會消亡,他們將會繼續(xù)在城市里獲得一席發(fā)展之地。
還有一些趨勢我去年沒有談到,但我認為這些新方向將在中國成為新的發(fā)展趨勢。,一些互聯(lián)網內容生產廠商、知識付費廠商,如得到、豆瓣等,我認為他們有可能在未來會開線下書店,我認為這是一種極有可能的趨勢,甚至會成為一種潮流。第二,我認為一些大型出版社將從傳統(tǒng)紙質書的出版部分轉型到電子書的出版, 以及音頻等其他內容付費生產領域,如果出版社資本雄厚、獲利穩(wěn)健,也很有可能創(chuàng)辦線下書店??傊?,近幾年來中國實體書店發(fā)生了很多很好的變化,我認為這是非常有趣的。在這個大時代,這樣的變化與發(fā)展也給很多有志之士創(chuàng)造了非常好的契機。
“ 跨界:跨還是不跨?”
今年論壇的主題是有關“社區(qū)書店如何推廣閱讀”。我認為,如果沒有其他資源,只是單純開傳統(tǒng)的書店,這是非常辛苦的。很多書商在思考既然單純開傳統(tǒng)書店如此艱辛,那么要不要跨界? 他們在選擇跨界時時間想到的就是咖啡館,當然也會有其他產業(yè)的跨界。我認為,首先應該對書店本身有自己的信仰和自信,清楚書店的定位,清楚自己的優(yōu)勢資源。即在創(chuàng)辦一家書店時,必須要盤點清楚自身的資本結構以及所擁有的資源,因為這關系到所創(chuàng)辦書店規(guī)模的大小。以上是跨界經營前要思考清楚的關鍵點。
經營好一家書店,就像是一個人需要兩條腿才能走好路,這指的是一定要有平衡。當我們選擇書店跨界經營的時候,不能把書店本身當作賠錢業(yè)務處理,自己一定要有信心經營好書店核心業(yè)務。只有把自己核心的東西做好,才有可能再去把其他副業(yè)的東西一起做好。
位于天津市南開區(qū)的跨界書店可以讓讀者在其中舒服地過上一整天
“ 能力:這四種‘力’不可或缺”
對于閱讀和推廣知識,作為現(xiàn)代書店已經承擔了知識服務的角色,在未來更是知識交流的平臺。我認為作為書店經營者一定要很清楚這個角色,也要有信心面對未來。要相信自己的選擇,也要相信閱讀是一輩子的事情。清楚以上觀點的同時,我認為在經營實體書店中還需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。
,書店的場域要有啟發(fā)力。我認為不能用傳統(tǒng)的圖書分類來建設書店,一定要把自己當成雜志或者媒體的總編輯、主編。比如中國臺灣一家書店,每月新進新書有2000 種,但是大陸書店新進新書多少種? 我想一定會超過這個量,而且如果還要經營其他語系的圖書的話,那新進新書肯定會超過2000種很多。作為書店經營者,或者經營團隊必須有能力去消化這些資訊,讓它變成新的知識繼續(xù)傳播。又例如如何讓讀者進到書店,又通過什么主題和什么方式啟發(fā)進來的讀者,我認為必須擁有以上能力。如果缺乏啟發(fā)力,書店就缺少人流量。尤其在互聯(lián)網競爭激烈的當下,強調線下書店如何經營得更好,需要注重書店的啟發(fā)力。
第二,書店要有誘惑力。經營者要誘惑讀者來書店購買產品和知識服務。
第三,書店經營者要有相關文化活動的策劃能力。目前,很多書店除了經營書店本身的業(yè)務外,也開始幫別的機構策劃相關的文化活動。的確,現(xiàn)代社會的書店不止是作為知識的交流平臺,它同時也是各領域如人文、建筑、影視、攝影等交流、碰撞、合作的平臺。因此,書店經營者可以舉辦的活動也非常多樣,這就要求具有一定的策劃能力。書店要聚集一群的圖書策劃人,同時他們要有能力結合外在的優(yōu)勢資源,可以與*、教育單位、圖書館、學校等單位進行合作,這樣能避免單打獨斗的無力局面。
第四,書店經營者要有社群力。即必須與讀者、用戶產生*的信賴關系,讀者、用戶所有的知識需求都能從你的書店得到滿足,并且信賴書店。
“發(fā)展:要抓住年輕讀者群體”
很多人會問,女性書店同男性書店有差別嗎? 也有很多人關注未來書店當中世代差異的重要性。其實我對世代差異的興趣高于性別差異。我認為書店本身擔當著文化傳承的角色,至于書店開設的一些課程,尤其是青少年到年輕人的課程是不可小覷的。書店經營者不要小看現(xiàn)在的青少年,尤其不要認為他們不讀嚴肅的內容,經營者需要轉換思維,運用好的方式、多元化載體,讓年輕人更愿意接近經典和大師。
比如前些年中國臺灣拍的一些文學電影,除了人們熟悉的余光中、鄭愁予,也拍了白先勇等人的作品,這些都是大師,年齡普遍70至90歲,這些電影在香港、大陸都受到了很大的肯定,據統(tǒng)計發(fā)現(xiàn)大部分觀眾是年輕人。又如白先勇推出昆曲《牡丹亭》,目前在*已經上演了200 多場,場場爆滿。據在大陸放映的紀錄片顯示,眾多年輕的大學生都在看這部經典劇作。
所以我認為,書店經營者作為知識服務的角色,同時也承擔著另外一種教育的角色。對于當下的年輕人和小孩子,我認為應該多用不同方式去進行服務和教育。城市里面這些時髦的現(xiàn)代書店,不僅有方所、誠品、蔦屋等,在中國眾多的城鄉(xiāng),那里的年輕人們是否也能同樣公平快速地獲得這些經典的內容呢? 其實,我認為新華書店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發(fā)揮一定作用,做好這個角色,同時我也希望有更多書店創(chuàng)業(yè)者能深入到廣大的城鄉(xiāng),以改造更多的空間,服務更多的讀者。
版權與免責聲明:1.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包裝印刷網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-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包裝印刷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 2.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(非包裝印刷網)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 3.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(lián)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
相關新聞
-
實體書店盈利難,為何這家大型投資集團卻在出版業(yè)布局?
近,建投書局在北京國貿商圈開新店的消息持續(xù)刷屏。此前,建投書局的話題度一直很高,其中上海浦江店尤為熱門,被稱為書店中的“霍格沃茲”,與黃浦江隔窗相望,成為一處“網紅”文化地標。- 2019-05-20 09:22:31
- 2290
-
進入信息時代,線上書店低廉的價格、方便的服務對線下實體書店的運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(zhàn)?;ヂ?lián)網時代更為猖獗的盜版電子書也為實體書店的處境增添幾分寒意。一些民眾們曾經耳熟能詳的人文書店,如“第三極”、“光合作用”等接連宣布停業(yè)。
- 2019-04-03 08:58:01
- 1199
-
當世界上要遙遠的距離已經變成我在你面前,你卻在玩手機的時候,傳統(tǒng)書籍閱讀的沒落就已經成為趨勢。在這個趨勢的影響下是實體書店的市場日益萎縮。為幫扶實體書店發(fā)展,國家就頒布了幫扶政策?,F(xiàn)在廣州5家實體書體已經獲得資金扶持。
- 2014-01-17 11:04:26
- 1499
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
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,與本站立場無關